![]() |
首页 |
|
信息来源:省医保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1-08-25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医现代化,我局起草了《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于2021年9月2日(周四)前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信函等形式反馈至我局。
邮箱:zjybyyfw@163.com
电话:0571-87050377
通讯地址: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杭州市密渡桥路51-1号,邮编310005)
附件: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
2021年8月25日
附件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医现代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体现人才价值,提高名中医医保政策支持力度
(一)制定中医门诊辨证施治费标准。设立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国医名师、省级名中医、普通中医师中医门诊辨证施治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国医名师中医门诊辨证施治费分别按300元、200元、100元、50元。中医门诊辨证施治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重视名中医经验传承创新。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国医名师、省级名中医的个人临床经验心得,建立名中医个人临床经验方法可以直接申报新增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机制。
(三)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区域辐射力。优先将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国医名师、省级名中医等名医团队入驻的医疗机构纳入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二、创新中医服务,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价格形成机制
(四)加快新增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受理审核工作。建立目标导向的价格项目管理机制,整合现有价格项目,完善新增价格项目政策,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所占比例。优先审核填补常见病多发病和优势病种诊疗手段或诊疗项目空白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加快中医诊疗创新技术进入临床应用。
(五)加快现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将功能疗效明显,患者广泛接受、特色优势突出、体现劳务价值、应用历史悠久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支持优质中医医疗技术和中药研发和使用,提高中医医疗资源可及性和服务效率。
(六)重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建立完善符合疫情防治诊疗规范的中医药费用紧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
三、推进支付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
(七)加大对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医保准入政策倾斜力度。大力支持将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将符合规定的中医治未病项目、煎药费等自费中医项目纳入个人历年账户支付范围。
(八)鼓励中医医疗机构运用中医技术。在住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使用中医药开展诊疗服务工作的评价,建立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比例与医保支付挂钩的正向激励机制。
(九)对中医医疗康复等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实行按床日付费。建立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支付新模式,对同病同效的中医治疗病例给予西医治疗病组相近的支付标准。
四、支持分级诊疗,强化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
(十)支持以县级中医院为龙头的中医医共体建设。将医共体作为医保结算单位整体纳入总额预算管理,适当提高中医医共体门诊总额预算额度。
(十一)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医保报销比例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鼓励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就医。
(十二)鼓励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部分慢性病病种中医治疗实行按人头或按病种付费。
五、推进数字化改革,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医保准入的便捷性
(十三)支持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正式运营3个月后即可提出定点申请,定点评估完成时限不得超过3个月。加快推进医保定点申报网上办、掌上办,提高定点申报的便利性。
(十四)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强化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中内设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促进中医药服务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十五)促进“互联网+中医药”发展。培育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新兴业态,积极构建在线中医复诊、在线支付、线下调配煎药、配送的中医服务生态圈。将中医在线复诊费和药品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建立医保中医处方流转平台,探索网上竞价配送机制,优化参保人员就医体验。
六、发展中药产业,探索中药优质优价形成机制
(十六)支持中药饮片使用。中药饮片按甲类管理,及时将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我省中药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品种纳入我省医保基金支付范围。鼓励中药饮片剂型创新,将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我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分批纳入我省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十七)严格落实国家中药饮片加成政策。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执行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价不超过25%的加价率作价。推动医疗机构建立以中药质量确定采购价格的机制,推进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阳光挂网采购工作,促进交易公开透明。
(十八)支持中药制剂发展。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疗机构制剂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按照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制剂使用范围确定。
七、提高基金绩效,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规范发展
(十九)健全中医医疗机构医保管理体制。将中医医疗机构、科室以及医务人员诚信经营和规范行医情况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
(二十)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绩效。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建立全省统一的中医药医保支付规则库。建立医保基金支付与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机制,促进中医用药以及医疗服务健康规范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