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天目新闻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2-12-21
疫情之下,看病就医成为备受关注的民生热点。
患者如何才能省钱省心看病,减轻交叉感染风险?新冠轻型患者如何更方便寻医问诊?
在浙江,通过不断探索,“互联网+医保”积极助力疫情防控,更好守护百姓健康。
浙大邵逸夫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新冠咨询快速通道 资料图
互联网+医保——
患者省钱又省心
“现在看病不用到处跑,负担减轻了不少。”疫情之下,对于如何才能省心地看病就医,45岁的杭州市民张先生颇有体会。
张先生患有慢性疾病,以前复诊就医,免不了到医院奔波于各个窗口。如今,他只需要人在家中,通过手机进入医院小程序,就能在线问诊复诊,并在家中远程配药购药,最后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医保结算,即可等待药物配送到家,“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对患者而言,省钱又省心。”
近年来,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给浙江患者带来不少便利。早在2014年,全国首家云医院在宁波上线并开展网上诊疗服务,随后,“邵逸夫未来医院”“浙一互联网医院”“浙二国际网络医学中心”等一批互联网医院陆续启航。
当前,在疫情新形势下,浙江多家医院还专门开设了互联网医院新冠咨询或服务通道,通过打通医保功能,以满足患者需要。
“通俗地讲,就是扩大线上就医配药可以报销的医院、药店范围。” 浙江省医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徐伟伟介绍,目前,浙大附属第一医院、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已经开通“互联网+医保”服务,通过小程序搜索,按需选择“新冠通道”或“在线复诊”,按提示操作,就能完成医保线上配药支付。
除了大医院之外,疫情期间,杭州市医保局也联合市卫健委在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线了“互联网+诊疗服务”试点。通过“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物流配送”,确保慢性病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病情复诊、医保费用结算和药品配送上门的服务,以降低聚集风险。
电子医保凭证随时可刷 资料图
让数据多“跑路”——
降低患者交叉感染风险
线下就医,正准备去医院,却找不到医保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但来自金华义乌的张女士体会了另一种“便利”:前段时间,张女士在杭州市中医院办理出院手续时,用手机就完成了医保结算,“以前看病要带医保卡,挂号结账全得靠它,现在手机扫扫码,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
便捷的服务背后,是浙江省便民功能“医保移动支付”在发挥作用。
2020年底,浙江全省实现电子医保凭证全覆盖。这份装在手机里的凭证是一份医保身份识别电子介质,物理形态上,它就是一枚每60秒刷新一次的动态二维码。
依托于它,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各类医疗保障服务。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挂号取号、就诊配药,还是检查检验,只要出示手机里的医保二维码,就都可以实现医保“边看边付”,甚至“边走边付”,让患者少奔波。
为了减少疫情之下的交叉感染,除了让患者少奔波,也要让数据多“跑路”。
2021年10月,浙江省卫健委、省医保局、省财政厅等联合出台文件,推进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作为“浙医互认”的试点,2021年11月,杭州全市246家医疗机构实现省、市医疗机构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今年2月,又进一步实现省域跨市医学检查检验结果数据互认共享。
数据的互通给老百姓就医带来了很多方便。丁先生在杭州第七人民医院就诊时,医生直接调阅了其在上虞区第二人民医院的血常规报告单,对检验结果进行了互认,让看病省时省力又省钱。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老百姓可以少跑医院,减轻费用负担,减少交叉感染。”徐伟伟说。
浙江省“智慧医保”系统上线仪式 资料图
智慧医保信息平台——
更好守护百姓健康
疫情之下,浙江依靠互联网的创新力量,让医保更好发挥作用,守护着百姓健康。这背后,是浙江勇于破旧局、开新篇。
过去,浙江11个设区市共有54套医保信息系统,相互分割、难以共享、区域封闭。今年3月,浙江省“智慧医保”系统正式在全省域上线运行,浙江省医保局将54套系统合而为一,全面建成统一智慧医保信息平台,实现互联网医保在线支付。
这件事在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眼里,“减少了医院系统与医保平台的对接数量和环节,省钱省心。医生看病时,也不再需要切换界面,简洁又清爽。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更是给医院和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今年9月,浙江省医保局在杭州举行浙江省“智慧医保”系统移动支付功能上线仪式。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已有99家医院完成医保移动支付建设。预计12月底,能够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功能的互联网医院可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这意味着,对百姓而言,看病只需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完成医保结算正在成为常态。
疫情背景下,徐伟伟说,当前会重点针对发热咳嗽以及慢性病实行线上支付,优先将治疗发热、咳嗽等医药费用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12种慢性病治疗费用纳入“互联网+医保”直接结算。后期,还将有序扩大“互联网+医保”的直接结算范围。
此外,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救命钱”。借助互联网技术,杭州更好守护了这份“救命钱”。近年来,杭州医保接入城市大脑加强大数据监控,数字赋能提高医保基金监管能力。通过智慧监管手段,精准打击欺诈骗保行为,2021年一年杭州追回医保基金达1.2亿元。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